基因工程综合实验操作
大肠杆菌在LB(Luria–Bertani)液体培养基中,37℃水浴摇床培养12-16小时。在LB固体培养基中,置于37℃ 培养箱培养12-16小时。如果培养用于提取具有氨苄青霉素(Amp)抗性基因质粒(如pUC18)的菌体,则需在培养 基中加入100 μg/ml的氨苄青霉素。在重组子克隆的鉴定培养中,LB固体培养基中还要加入特定的生色底物5-溴-4-氯 -3-吲哚-b-D-半乳糖苷(X-gal),浓度为40 μg/ml,以及诱导物异基硫代-b-D-半乳糖苷(IPTG),浓度为50μg/ml。 大肠杆菌染色体DNA的抽提 1. 大肠杆菌传一代后30ml液体LB培养基以10%接种量培养6小时,6000rpm,4℃,离心10分钟收获菌体沉淀。 2. 沉淀中加入3.6 ml Buffer A(含溶菌酶5 mg/ml),旋涡振荡混匀,37℃保温30分钟。 3. 加入400 μl 10% SDS使最终浓度为1%,混匀,37℃保温30分钟或澄清即可。 4. 加入10 μl 20 mg/ml的ProK至最终浓度为1 mg/ml,60℃保温60分钟。 5. 加入1 ml预先冷冻的5 mol/L NaCl至最终浓度为1 mol/L,充分混匀后冰浴30分钟。 6. 4℃,15 000 rpm,离心30min。 7. 取上清加入等体积(5 ml)的苯酚饱和溶液,充分混匀后4℃,15000 rpm,离心30分钟。 8. 取上清加入等体积的氯仿充分混匀后13000 rpm,4℃,离心10分钟。 9. 取上清加入0.8 V(4 ml)异丙醇充分混匀后 -20℃放置30分钟以上,4℃,15000 rpm,离心30分钟。 10. 弃上清,沉淀用3ml 70%的冰乙醇洗涤,4℃,15000 rpm,离心5分钟。 11. 弃上清,沉淀于37℃凉干后,用1 ml ddH2O 溶解并移入Eppendorf管中。 12. 取5μl电泳。
Buffer A | Tris-HCl (pH8.0) | 10 mM |
EDTA | (pH8.0) | 20 mM |
DNA酶切 在Eppendorf管中建立如下酶切反应体系:置于37℃保温1.5小时,然后电泳检查
质粒DNA | 限制性内切酶 | 10×酶切缓冲液 | 无菌重蒸水 | 总体积 |
5 μl | 1 μl | 1.5 μl | 8.5 μl | 15 μl |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 1. 用1×TAE–buffer配制0.7%的琼脂糖凝胶,在微波炉中加热至琼脂糖溶解。 2. 待溶液冷却至60℃左右,加入溴化乙锭(用水配1 mg/ml贮存液)至最终浓度为0.5μg/ml,充分混匀。 3. 用透明胶封固玻璃板两头,在距底板0.5-1.0 mm的位置上放置梳子,将温热的琼脂糖凝胶倒入胶模中,凝胶厚度 在3-5 mm之间。 4. 在凝胶完全凝固后,撕去透明胶,小心地将玻璃板移至装有1×TAE-buffer的电泳槽中,轻轻地拔去梳子,且使 缓冲液没过胶面约1 mm。 5. DNA样品与溴酚蓝混合后,用微量取样器慢慢将混合物加至样品槽中。 6. 盖上电泳槽并通电,使DNA向阳极(红线)移动。采用100V电压进行电泳。 7. 当溴酚蓝在凝胶中移出适当距离后(约半小时),切断电流,取出玻璃板,在紫外灯下观查凝胶。
50×TAE-buffer | Tris | 242 g/l |
冰醋酸 | 57.1 ml/l | |
EDTA | 0.4 g/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