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欢迎浏览恩派尔生物资料网
我要投稿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安全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实验方法 > 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

浓缩与干燥技术系列一

2025-05-13 生物化学 加入收藏
1.浓缩技术浓缩是从低浓度的溶液除去水或溶剂变为高浓度的溶液。生化产品制备工艺中往往在提取后和结晶前进行浓缩。加热和减压蒸发是最常用的方法,一些分离提纯方法也能

1.浓缩技术

浓缩是从低浓度的溶液除去水或溶剂变为高浓度的溶液。生化产品制备工艺中往往在提取后和结晶前进行浓缩。加热和减压蒸发是最常用的方法,一些分离提纯方法也能起浓缩作用。

例如,离子交换法与吸附法使稀溶液通过离子交换柱或吸附柱,溶质被吸附以后,再用少量洗脱液浓洗脱、分部收集,能够使所需物质的浓度提高几倍以至几十倍。超滤法利用半透膜能够截留大分子的性质,很适于浓缩生物大分子。此外,加沉淀剂、溶剂萃取、亲和层析等方法也能达到浓缩目的。下面重点介绍蒸发浓缩。

蒸发是溶液表面的水或溶剂分子获得的动能超过溶液内分子间的吸引力以后,脱离液面进人空间的过程。可以借助蒸发从溶液中除去水或溶剂使溶液被浓缩。

下列因素会影响蒸发:

(1)加热使溶液湿度升高,分子动能增加,蒸发加快。

(2)加大蒸发面积可以增加蒸发量。

(3)压力与蒸发量成反比。减压蒸发是比较理想的浓缩方法。减压能够在温度不高的条件下使蒸发量增加,从而减小加热对物质的损害。

(1)常压蒸发

在常压下加热使溶剂蒸发,最后溶液被浓缩。常压蒸发方法简单,但仅适于浓缩耐热物质及回收溶剂。装液容器与接受器之间要安装冷凝管使溶剂的蒸汽冷凝。装液容器需用圆底蒸馏瓶,装液量不宜超过蒸馏瓶的1/2容积,以免沸腾时溶液雾滴被蒸汽带走或溶液冲出蒸馏瓶。

加热前需加少量玻璃珠或碎磁片,使溶液不致过热而暴沸。暴沸易使液体冲出,或使蒸馏瓶内压力陡增而致破裂。操作时,先接通冷却水,避免直接加热,要选用适当的热浴。热浴温度较溶剂沸点高20-30℃为宜,温度过高使蒸发速度太快,蒸馏瓶内的蒸汽压超过大气压以后易将瓶塞冲开,逸出大量蒸汽,甚至使蒸馏瓶炸裂。

(2)减压蒸发

减压蒸发通常要在常温或低温下进行。通过降低浓缩液液面的压力,从而使沸点降低,加快蒸发此法适于浓缩受热易变性的物质,特别是蛋白质、酶、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当盛浓缩液的容器与真空泵相连而减压时,溶液表面的蒸发速率将随真空度的增高而增大,从而达到加速液体蒸发浓缩的目的。

试验室常用减压浓缩装置为旋转蒸发仪,其操作为:先将液体样品加入圆底烧瓶容器,瓶口部接到真空管上,瓶身置水浴加热;接通冷却水,打开真空泵,再打开电源使圆底烧瓶以一定速度旋转,样品在瓶壁形成一层液膜。开始时减压要缓慢,加热至一定温度后,溶剂即大量蒸发。如气泡过多,应立即打开阀门,降低真空度。

2.干燥技术

干燥(drying)是将潮湿的固体、膏状物、浓缩液及液体中的水或溶剂除尽的过程。生化产品含水容易引起分解变性、影响质量。通过干燥可以提高产品的稳定性,使它符合规定的标准,便于分析、研究、应用和保存。

按照水分的原始聚集状态,干燥可分为液体直接被移除、从液态开始干燥和绕过液相从固态直接蒸发-升华三种方式。后两种一般都需要提供一定的能量。通常,按照供能特征即按照供热的方式,干燥分为接触式、对流式、辐射式干燥。

在接触干燥时,热通过加热表面(金属方板、辊子)传给需干燥的物料,这时水分被蒸发转入物料周围的空气中。在热对流干燥时,干燥过程必需的热量用气体干燥介质传送,它起热载体和介质的作用,将水分从物料上转入到周围介质中。在辐射干燥,即红外线干燥时,热从辐射源以电磁波形式传送,辐射源的温度通常在700℃以上。

总结起来,影响干燥的因素主要有:

(1)蒸发面积:

蒸发面积大,有利于干燥,干燥效率与蒸发面积成正比。如果物料厚度增加,蒸发面积减小,难于干燥,由此会引起温度升高使部分物料结块、发霉变质。


文章底部广告位

文章评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