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欢迎浏览恩派尔生物资料网
我要投稿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安全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实验方法 > 免疫技术

免疫技术

免疫缺陷病(immunodeficiencydiseases)的发病机制

2025-05-15 免疫技术 加入收藏
由于遗传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免疫系统先天发育不全或获得性损伤称为免疫缺陷(immunodeficiency);由此所致的各种临床征称为免疫缺陷病(immunodef

由于遗传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免疫系统先天发育不全或获得性损伤称为免疫缺陷(immunodeficiency);由此所致的各种临床征称为免疫缺陷病(immunodeficiencydiseases)。免疫缺陷病的主要临床特征是病人有反复延性或机会性感染,易发生恶性肿瘤,常伴发过敏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病。 第一节 免疫缺陷病的发病机制   一、免疫系统的个体发育   人体的免疫系统是在遗传控制下发育成熟的。胸腺发生于咽囊,胚胎时期干细胞发生于卵囊,以后逐渐分化为各系的祖细胞并分别沿各自的途径分化成熟。例如在胸腺内分化成熟的为T细胞,B细胞则在骨髓中直接成熟。   人类的免疫球蛋白最早出现在胚胎第10~20周,最先出现的是IgM,IgG和IgA次之。至出生时IgM可达成人水平的10%;IgA,1.2%;IgG,82%;后者包括从母体传输过来的一大部分。测定儿童免疫球蛋白水平是评价其免疫功能的一种重要方法。0~15岁儿童血清免疫球蛋白平均水平见表27-1。表中数字为占成人Ig水平的百分比。 表27-1 各年龄组儿童的血清Ig相对水平

年龄组IgGIgMIgA
新生儿(脐带血)82101.2
2~7天81110.9
8~13天79462.4
31~60天52355.2
3~4月38546.9
5~6月38608.8
7~12月568216
1~2岁(13~24月)618625
3~4岁(25~36月)609129
4~5岁698240
6~8岁8710679
9~11岁909678
12~15岁9211395
成年人100100100

  细胞反应最早出现在胚胎第12~15周,但至出生时也远不成熟,迟发型反应较弱。新生儿的吞噬功能也不完备,吞噬细胞在数量和功能上均未过成人水平。补体发育比较早一些,至出生时补体的血清水平可达成人的50%,旁路途径也已成熟。


文章底部广告位

文章评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