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欢迎浏览恩派尔生物资料网
我要投稿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安全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实验方法 > 免疫技术

免疫技术

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杂交后处理

2025-07-18 免疫技术 加入收藏
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杂交后处理 杂交后处理的目的是除去未参与杂交体形成的过剩探针,解除探针与组织标本之间的非特异性结合,包括那些与靶核酸相似的序列和探针之间

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杂交后处理     杂交后处理的目的是除去未参与杂交体形成的过剩探针,解除探针与组织标本之间的非特异性结合,包括那些与靶核酸相似的序列和探针之间形成的含非互补碱基对的杂交体,从而减低背景,以获得较高的信噪比。     杂交后处理主要包括系列不同浓度和不同温度盐溶液的漂洗。洗涤条件(盐浓度、温度、洗涤次数和时间)因核酸探针类型和标记物不同而略有差异,一般而言,盐浓度由高到低,而温度由低到高,漂洗10―15分钟。高浓度的盐可减少探针与组织标本间的静电结合,洗涤过程中至少有一次高严格度条件(低盐、高温、高甲酰胺)下的漂洗。漂洗过程中,还必须注意防止切片干燥,因干燥的切片即使用大量溶液漂洗也很难减少非特异性结合。当用RNA探针时,杂交后可用RNA酶处理以降解单链RNA,但RNA-RNA杂交体不受RNA酶的影响。在杂交后RNA酶处理时,应注意所用试剂不能含有对RNA酶有抑制作用的物质,如还原剂(用35S标记探针做原位杂交时所用的DTT)和甲酚胺等。放射性核素标记探针的杂交后漂洗应比非放射性标记探针更充分。

文章底部广告位

文章评论

加载中~